在大豆整个栽培过程中,遭受各类病虫草的危害,一般可使大豆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害有大豆根腐病、菌核病、灰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等;大豆主要虫害有点蜂缘蝽、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大豆蚜虫、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等;田间主要杂草有马齿苋、藜、反枝苋、马唐、稗、牛筋草、狗尾草等。
一、春播大豆播种期土壤封闭化学除草
春播大豆播种后1-2天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
1、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选用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100ml/亩、72%异丙草胺乳油150-175ml/亩、50%乙草胺乳油120-140ml/亩、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ml/亩等;2、
2、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选用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5克/亩、51%丙炔氟草胺水分散粒剂8-11克/亩、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55-75克/亩等;
3、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发生严重的地块,可以选择这两类药剂混配。
二、夏播大豆苗期“一喷多防”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针对大豆苗期杂草、大豆蚜、蓟马、炭疽病、立枯病等多种病虫草害同时发生危害,在大豆3-4复叶期,采用茎叶喷雾施药方法,每亩使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30 g + 10%苯醚甲环唑WG 60 g + 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0 mL +25%氟磺胺草醚AS 60 mL。常规喷雾喷施药液量30L/亩,植保无人机喷施药液量1.2~1.5L/亩。
三、 大豆点蜂缘蝽综合防控技术
大豆点蜂缘蝽造成大豆“症青”症状,大豆无荚、少荚或荚而不实、籽粒瘪烂,危害损失严重。在性诱剂监测点蜂缘蝽田间种群动态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措施、生物防治,以应急化学防治为主,在大豆开花末期至结荚初期开始药剂喷雾防治,间隔10-15天,连续施药2~3次,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同时兼治棉铃虫、食心虫、大豆蚜等害虫,实现一喷多防、减药高效的目的。植保无人机喷施药液量1.5~1.8L/亩。
四、大豆中后期病虫草害治理
大豆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大豆病毒病(花叶病)、霜霉病、细菌性叶斑病、菌核病、点蜂缘蝽、蚜虫、鳞翅目食叶害虫等,这些病虫害混合发生,世代重叠,危害严重。在田间病虫害调查监测的基础上,结合防治点蜂缘蝽用药,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氟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等杀虫、杀菌药剂混用,高效控制大豆中后期病虫害。
大豆中后期杂草已经进入结实期,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清理地头、沟渠等,尤其是收获后,需彻底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产生种子,减少土壤种子库,减轻来年杂草防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