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棉花烂铃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的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长期普查,棉铃疫病发生率在95%以上。防治重点在于棉铃疫病的有效防治。目前,防治棉铃疫病的方法主要是栽培措施防治、间作套种和化学防治等。化学防治方法存在用药次数多,成本高,效果不理想,并且对土壤造成污染等问题。因此,对棉铃疫病的防治尚存在很大的困难。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减少棉花单株烂铃个数,有效控制棉花烂铃病的为害。该技术根据棉铃疫病病原菌在田间的传播特点,采用物理隔绝法——行间覆盖技术,对棉田行间裸露地表进行地膜、麦秸等物理覆盖,有效阻断土壤中棉铃疫菌随雨水飞溅向棉铃上进行传播,减少棉铃疫病菌的初侵染来源,从而减轻棉铃疫病的发生;同时减轻其他棉铃腐生病害的发生,达到防病保产的目的。棉花第一个成铃出现前在棉花植株行间覆膜(麦棉套种模式下行间覆盖麦秸),阻断土壤中棉铃疫菌对棉铃的侵染,有效防治棉花烂铃病,平均每亩可增收籽棉25公斤,同时“行间覆盖”防治杂草效果明显,节省除草费用。该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物理隔离材料防治棉铃疫病的方法)。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可有效预防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具有很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常规防治技术相比,防治效果提高,增产增收而没增加防治成本,亩增收240元。如遇强降雨,建议在覆盖的塑料薄膜上扎孔排涝。该技术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全面推广使用。